来源:
最远一家人
【字体:大中小】
访问量:次
走进绿树掩映下的托克逊县夏镇托台村村委会,大院内孩童们在滑梯上嬉闹玩耍,正度暑假的学生们有的在休闲椅上看书,有的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有的在公园的怡心亭聊天谈心……健身休闲设施一应俱全的村委会洋溢着和谐向上的氛围。
“放暑假了,几个好朋友时常会相约到村委会聚一聚,打打篮球、看看书、到公园网红打卡点拍拍照……这两年家乡变化真大呀,越来越美了!”返乡大学生赛亚热·赛提尼亚孜说。
谈起托台村的变化,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她就是李红。2023年3月,被组织选派到托克逊县夏镇托台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县委党校到基层一线,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对于李红来说,这一年多来,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她敢担当、善作为,在日积月累中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成了村民的“贴心人”。
“要办农村事,先做农村人。”这是李红常说的一句话。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她,驻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工作队员、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家里几口人?身体怎么样?有几亩地?儿女在哪打工?小孩子上几年级?”每到一户,李红都尽可能地摸清实情,做好记录。她向村民说的最多的是“有困难,找我们”。就这样,她不仅摸清了村情,还让老百姓记住了她这位第一书记。
“李书记懂‘双语’,能较好地与群众沟通交流,干工作有魄力,能把群众的家长里短放在心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托台村党总支书记岳峰说。
乡村振兴,关键要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她坚持把班子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谈心谈话等方式把脉问诊,找准短板、发现不足,及时转思路、明目标、定举措,健全完善了村级运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程序推荐4名本村返乡大学生进入班子,培优备强6名村级后备力量,班子中“老中青”搭配更加合理,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李书记是个‘多面手’。在她的帮助下,我熟悉了党务知识,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本领提高了。”托台村后备干部木合塔拜尔·艾合买提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针对土地多、质效低的实际,李红积极鼓励村民种植精品杏树、哈密瓜,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全程服务保障,健全种植、养护、销售为一体的“保姆式”服务机制,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李书记经常邀请自治区、市县的农业技术专家讲解杏树除病害、施肥料和田间管理的技术要领,大家的种植水平得到提高。我种的7亩杏子还没成熟,就有人订购了,根本不愁卖。”托台村杏子种植户买丽克木·沙迪力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李红把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有机结合,实施“一户一就业”工程,在村委会阵地因地制宜打造“就业小院”,常态发布招聘信息,不定期举办招聘会,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题。2023年以来,召开现场招聘会5场次,使120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入企就业,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2.2394万元。
“我能在中泰能化公司上班,多亏了李书记的联系和帮助。现在我每月有6000多块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木合塔尔·再依丁说。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李红主动协调后盾单位,全力打造“石榴籽服务家园”,使村级阵地成为吸引群众的“强磁场”;综合考虑各年龄段群体的不同需求,打造葡萄长廊、儿童游乐园、健身休闲小广场等各类场所;利用空地打造全新篮球场和工会驿站,新建成“村民活动角”,还开设“红色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使村级阵地成为党员群众“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红色地标”,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还把这些场所精心打造成托克逊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教育基地。
“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我会竭尽全力继续以脚踏实地的行动、真心为民的情怀,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真心服务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李红说。(托克逊县驻村办孙颉、托克逊县委组织部李增红供稿)
来源:最远一家人
【打印本文】 【关闭】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