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吐鲁番 > 走进吐鲁番 > 民俗文化

2024

02/29

11:31

来源:

吐鲁番网

【字体:

访问量:

吐鲁番斗鸡民俗文化节

  •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 来源:吐鲁番网

吐鲁番斗鸡民俗文化节,是自治区旅游局“爱新疆•游家乡”35个淡季游中标主题活动之一,由吐鲁番统一旅游公司与新疆大智报业旅行社联合主办,每年的12月中旬举行。吐鲁番斗鸡驯养历史悠久,在雍正10年(即1732年)吐鲁番就有这样的鸡了。

斗鸡是中国古老的鸡种,据《中国家禽品种志》标记,吐鲁番斗鸡和中原斗鸡、漳州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并称为“中国四大斗鸡”,已被列入国家和新疆家禽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吐鲁番有斗鸡活动场地数十家,养殖斗鸡11.8万羽。

斗鸡大赛分别进行斗鸡评比会、专业斗鸡比赛、斗鸡表演赛和斗鸡餐饮展示等活动。评委根据斗鸡的体型、骨骼及战斗经验等综合素质情况,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斗鸡民俗文化节,以观斗鸡、扮斗鸡、拍斗鸡、赢斗鸡、吃斗鸡和买斗鸡的各种形式,展示吐鲁番多元民族文化,体现浓郁民俗风情,弘扬吐鲁番地域旅游特色。在丰富冬季旅游项目的同时,鼓励广大斗鸡爱好者的驯养积极性,使民间传统斗鸡娱乐活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常态娱乐活动。为了弘扬这一文化,“丝路文化——民俗风情斗鸡城”项目业已拉开建设序幕。

斗鸡民俗文化节,除了在春季举行外,还将在每年9月吐鲁番葡萄节期间开展“斗鸡文化节”专项活动,举办“鸡王争霸赛”,评选“丝路第一雄鸡”等,扩大吐鲁番斗鸡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吐鲁番斗鸡文化品牌。

吐鲁番斗鸡冠为矮小的复冠,冠、肉垂、耳叶均呈红色。喙呈褐色,喙下长出一块红色的皮肤皱褶。虹彩呈红褐色,毛色分黑色、麻色和浅栗褐色三种。公鸡镰羽呈黑色带青铜光泽,胫呈肉色,亦有青色。有的颈羽、皮肤呈肉色。

吐鲁番斗鸡成年公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4100克,24.8厘米,10.1厘米,13.6厘米,15.3厘米;成年母鸡分别为:2800克,20.7厘米,8.0厘米,11.7厘米,12.1厘米。吐鲁番斗鸡性成熟晚,开产日龄为210~270天,开产体重平均为2750克。吐鲁番斗鸡年产蛋量为60~80个。吐鲁番斗鸡蛋重大,平均蛋重为65克,蛋壳浅褐色。

吐鲁番斗鸡身高腿壮颈长,嘴巴粗短,胸肌发达,眼大冠小,极具功击力。历史上当地群众就有爱好斗鸡的习惯,过去吐鲁番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就是斗鸡,后来逐渐扩散到南、北疆各地,一时风靡全疆,吐鲁番斗鸡也越养越好。骁勇善战闻名国内外,甚至打败过世界著名的泰国斗鸡,并涌现出司马义•依布拉音这样的斗鸡王。

司马义•依布拉音,从事喂养斗鸡40多年,家族中有三代人从事这个行业。在“斗鸡巴瑞”手下打工,一个月能挣5000元。司马义•依布拉音养的斗鸡,卖出的价格也比别人高很多,问其原因,他说:“因为我识货,而且也会养”。

为了培养斗鸡场上的“猛士”,司马义•依布拉音花费了不少心血。他养的斗鸡价值一万、两万、三万元不等,最贵的斗鸡名为“花冠”,为当地翘楚,也是斗鸡届无可争议的“盟主”。

斗鸡每天要吃掉指甲盖大小的牛肉粒七、八块。司马义•依布拉音每天都要给斗鸡喂养白高粱、牛肉干、核桃、鸡蛋、西红柿。

司马义•依布拉音养的斗鸡经常在新疆南疆地区的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摘金夺银,因此获得“斗鸡王”的称号。纵横斗鸡界四十多年,司马义•依布拉音也有伤心的时候。一次,在2016年的一场比赛中,一只名叫“黑鸡娃”的斗鸡打了四个小时,直接伤残。司马义•依布拉音伤心地说:“最难过的就是看到斗鸡眼睛、尾巴受伤,看到这些特别伤心。”

斗鸡这项运动在吐鲁番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田间地头,时不时就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围着两只斗鸡观战。在吐鲁番市,与斗鸡有关的人群近1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六分之一。斗鸡是群众、尤其是维吾尔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

春天是吐鲁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一年一度的斗鸡大赛,就在这个季节拉开帷幕。随着斗鸡民俗文化节的影响日益扩大,就连河南、广西等地的选手,也抱着心爱的斗鸡慕名前来参赛。司马义•依布拉音十分看重斗鸡比赛,且充满着经验,他说:“两只斗鸡比赛,一眼就知道哪只斗鸡能获胜。”

为了丰富节日内容,除了在每年的春天举办斗鸡民俗文化节,在一年一度的葡萄节期间,也会举办斗鸡比赛,让广大旅客朋友一睹其风采。




来源:吐鲁番网

【打印本文】 【关闭】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