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字体:大中小】
访问量:次
一条大道两路景 农民吃上“旅游饭”
托克逊县以“交通+旅游”为抓手,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助力乡村振兴
从乌鲁木齐市到托克逊县,沿途可见雅丹地貌。制图/杨波
都市消费晨报讯(文/图首席记者郭玲)9月13日,斯坎代尔·库尔班家又迎来一批客人,他们是从乌鲁木齐来的自驾游爱好者,交通畅达后,他们经常来托克逊县,或吃一顿特色农家饭,或拍一拍雅丹地貌。
托克逊县是新疆打造的农村公路示范县之一,位于天山中部、吐鲁番盆地西缘,为南疆、北疆、东疆交会地,G30线、G3012线、S301线、S103线和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及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贯穿全境,县城北距乌鲁木齐市160公里,南距库尔勒市300公里,东距高昌区50公里,西与和硕县、和静县毗邻。因独特地理优势,近年来,托克逊县以“交通+旅游”为抓手,以旅游景区为核心,将雅丹地貌、盘吉尔怪石林、克尔碱石刻水系图等自然景观串联起来,助力旅游驶入发展“快车道”。
路修通了村子美了农家乐生意好了
托克逊县是新疆春天的“第一站”,为此托克逊县以其便利的交通、独特的体验旅游活动成为乌鲁木齐市民周末休闲度假地。
斯坎代尔是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夏乡巴扎尔村村民,近年来,托克逊县交通建设迎来大发展,途经县城的游客越来越多,原本下岗待业的斯坎代尔正想着找点事做,于是便开起了饭馆。
“以前从乌鲁木齐到托克逊有很多路面凹凸不平,开车行驶在‘搓板路’上很不方便,现在路面平坦,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斯坎代尔说。
在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克尔碱村村民赛丁·乃吉木家的农家乐里,高大的核桃树遮住了整个院子,树下设置了4顶宽敞的帐篷和4张大床,前来吃饭、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门前的路修通了,环境变好了,来农家乐吃饭的人也多了,一天最多有180多人来吃饭,家里收入也提高了。”看着家门口新建成的宽阔的柏油马路,赛丁乐得合不拢嘴。
以前,克尔碱村的巷道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赛丁在自家院子里开的农家乐也因门前道路坑洼不平,不方便通行,鲜有人来吃饭。到了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因为路况差,村民的农产品不好往外运输,现在就没这些困扰了。
据介绍,今年8月初,村里修通了1.2公里的柏油路,村民的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来村里观光旅游的游客也多了,像赛丁一样开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前几天,赛丁对农家乐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帐篷和一些娱乐设施,可以容纳更多客人,游客可以在这里唱歌、跳舞。
依托“新疆第一春”修路助农民致富
结合“交通+旅游”,托克逊县有序组织引导当地农民投身旅游服务产业,为农牧民致富增收找到了新门路。
今年37岁的吾甫尔·吾吉都力本是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的农民,以前种地年收入不到两万元,如今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他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去年仅杏花节当月收入就达7万余元。
吾甫尔从农民转变为老板缘于杏花节。2013年托克逊县正式开始举办杏花节,吾甫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南湖村万亩杏花园附近架起了烤肉摊子。
“当时,南湖村很多路都是土路,游客也不多,不过那一个星期我还是收入了1000多块钱。”吾甫尔说,修路前他们拉着桌椅去摆摊特别麻烦,路修好后不仅他们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他的收入也翻了好几倍。
随后,托克逊县依托“新疆第一春”天然优势,开始打造这一旅游品牌,南湖村万亩杏园周边的道路也随之进行改造、升级,随着交通的改善和旅游的发展,吾甫尔便改行了,先后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吾甫尔说:“2014年我一年收入才不到3万元,2017年我通过农家乐和民宿这两项收入12万元。”
据悉,因为杏花花期短,托克逊县计划再种植一些梨树,让游客欣赏完杏花后,可以再赏梨花。不仅如此,以农村公路为依托,托克逊县还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优先建设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农产品加工区、工业园区道路,全面实施“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园区”项目,探索出了一系列交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助力。
同时,托克逊县还将农村公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优先破解贫困地区交通制约,建设扶贫路,并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形成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村村通公路为脉络的交通公路网络。
如今,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已经形成,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托克逊县农产品已逐渐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新闻链接
托克逊县县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辖三乡五镇、44个行政村、13个社区,总人口14.8万人。截至2017年底,托克逊县农村公路共计1332.337公里,8个乡镇通车率100%,44个行政村通车率95.45%,2个行政村未通客运班车,但已列入通车计划。县内拥有出租车经营企业4家,出租车335辆;城市公交经营企业2家,运营公交线路8条,公交车33辆。
相信随着村路、产业、旅游等不断融合,由“一条大道、两路风景”发展起来的托克逊,未来可走的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宽。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打印本文】 【关闭】
点赞